鋼琴家  

中時101-05-10A12

 

 

在蘇聯解體前一年,鋼琴家兼指揮的普雷特涅夫,創辦了今日惟一不受蘇俄官方管理的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,

並且即將由他本人領軍在六月來台演出。他這次特別推薦並首演俄國作曲家葛拉祖諾夫的作品「四季」。

 

他形容葛拉祖諾夫和貝多芬與柴可夫斯基最大的不同是,很少寫太過戲劇或悲傷的曲子,作品總是

「充滿著吸引人的旋律」及「令人咋舌的樂器配置」,並且「每次演奏都讓人驚豔,隨時都讓我有新的發現」。

 

普雷特涅夫認為,知性和直覺是一樣重要的,許多大師之所以有別於常人, 正是因為具有非凡的探索能力和智力。

 

 

MBTIview     鋼琴家與鋼琴大師之別

 

音樂家如果缺乏實感(senses)和感覺(feeling)為其強項的心力動能,則根本無法走上音樂之路。

 

想想鋼琴家是怎麼依靠手指和琴鍵的觸摸、滑動和輕重的拿捏,關連到他們自己內心的感受程度,

才能體會到怎樣的技巧才能感動自己並推己及人。甚至與樂器合一到當它成是自我的延伸,

如葛拉祖拉諾夫般「令人咋舌的樂器配置」,若非能一再忍得住長時間練習的痛苦,

為的是累積飛快速度和掌握更熟練、更準確的技巧,所以任何藝術表演大家不都是經過千錘百鍊才練出來的?

 

但普雷特涅夫卻指出來要成為「大師」,除了精練的實感和豐厚的內心情感外,必需還能走到知性(Thinking)

和直覺(Intuition)的互相銜接和裡應外合中。

 

「必需具有非凡的探索能力和智力」,也就是超越凡眾而獨豎一格。不離人心而更敲入人心,

不捨感性而更具感動普世人性的力量和技巧。這是任何領域的大師在成就大我路上,都必須經過的格局裂解與整合

此時演出正如草上飛,一動一靜盡得千姿百媚,無一不好、無一不令人擊節嘆賞,直達人心底蘊的深處,

尚有何文化地域的藩籬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BTIvie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