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紀之戰,政治之鬥,實乃性格之爭
第二回合 :小E焉能鬥大E
從筍子「解析王金平的人脈學」談起(全文請見)
http://blog.udn.com/ericwy1029/9055812?ch=rss_ugcblogcomment
先從筍子人脈的基本定義談起:
1. 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,而是有多少人認識你!
2.人脈不是你和多少人打過交道,而是有多少人願意主動和你打交道!
3.人脈不是你利用了多少人,而是你幫助了多少人!
4.人脈不是有多少人在面前吹捧你,而是有多少人在背後稱讚你!
5.人脈不是輝煌時有多少人在你面前奉承你,而是在你落魄時多少人願意幫助你。…
上述每一項指標都能拿到高分的人物,在台灣可能只有王金平等少數人而已。
而馬島主則除了第一項可得高分外,其餘都是不及格的。…
政治上有一句名言,叫做政通人和。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政客會蠢到一天到晚將朋友往外推;
…看到幫馬的檯面人物稀稀落落,小貓三兩隻;而幫他的名嘴,只剩新三寶而已。
這就充分顯示了馬的人脈之單薄。…
回過頭來,王主要的人脈基盤建立在人情的往來,及因此而衍生的複雜人際網絡及人情交易通路。
假如將人情視同金錢的流動。則人情是需要週轉的,是有應收及應付賬款的。
所以欠人及人欠,每天都要盤一盤的。
也就是人情週轉越大,場面就越大,來往的人次就越多。其乘數效果就無限擴大。
例如:當王今天幫了某甲,某甲自然欠他人情。隔幾天另有某乙來找王請託某事,
王就叫某甲幫他還。甚至王如幫某甲的忙太大,則某甲就經常性的幫王代還人情。
基本上王就是整天在扯一堆人之間的麻煩事。如果事情由王主導,則可謂之圍事,
如是他人拜託王,則可謂之喬事。我們也可猜想,
向他請託的很多都是利益團體或兩大黨的立委、縣市議員或大財團老板,
甚或執政黨部會首長等等,當然都不在話下的。…
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 :人不和焉能政通?責備無濟於事。
若根據MBTIview來看,則馬王性格差異和「馬敗在人不和」的原因,
真是一目瞭然:
外向或外發(Extraversion)的人,是把人們當作精力的來源,
與人越和(音或)精神越旺,所以他沒有社交過剩的說法,
多多益善、樂此不疲;內向或內省(Introversion)的人則偏好獨處,
與多人來往彷彿吃掉他們的精力,容易感覺疲倦,
需要獨處充電才能恢復心力。
無論偏E或I全是天生自然,非關矯正,也本性難移,
其實只要不從事違反天性的工作,就各有勝場,各能成就。
但一旦從政,屬性小E與天生大E的人角力就吃了大悶虧,
我們不已從馬王身上得到了印證?我們不都在報上看到心神俱疲的馬總統累到打瞌睡的照片?
根據David Keirsey提到的Bradway在1964的統計:
大約有75%的人是較外向的,卻只有25%的人是較內向的,
西方文化也較鼓勵外向,認為獨處是不友善的表現,
甚至做父母的擔心到想去矯正內向的孩子。
馬總統可能並非完全偏I或大E的人,
不然當初競選時每天長時常日的跑場他就撐不下來,早垮了。
他與王金平這個大E的人比,他的E可能與I成6-4比,
換言之,他的精力永遠與人際在拔河,想與人多來往卻感覺心力不足。
想想國事如麻,一個面對人際、國際、家事、國事、天下事,
在缺乏不需要與人互動的安靜時間裡,又難有半日閒來恢復精神上的疲勞,
這樣的馬總統,精力不繼,罔論人和政通了。
在「人和」這點上,哎! 馬小E當真是拼不過王大E的!。
且看王大E吧: 行動永遠集中在人際上、與人事打交道靈活、
輕鬆愉快、喜歡新的體驗與享受生活;善於掌握事實的細節,
喜歡、注重、記住它們並從中獲益,處事方法是省心省力,
不與事實糾纏,是個立刻山不轉路轉,路不轉人轉,不會死守既定原則的人。
馬王大戰方興未艾,性格類型第三回合之爭的解析
且拭目以待!
敬謝筍子允借此文!